国家会议中心圆满完成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服务保障任务 北辰会展再展“北京服务”风采
发布时间:2018-09-11
作者:
浏览量:
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3日上午,峰会首场活动———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在北辰会展旗下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 ? 作为峰会重要配套活动和开场活动会场,国家会议中心继服务保障2014APEC领导人会议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再次主场作战,以“标准+”助力金沙唯一官方娱乐场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以高规格、高品质、高标准的服务赢得来宾的赞许,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北京服务”“北辰标准”风采。
随着峰会活动圆满闭幕,国家会议中心以专业服务赢得了中筹委、外交部和北京市有关领导等多方高度评价。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在讲话中说:“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圆满成功,得到了中外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外交部有关领导感慨道:“金沙唯一官方娱乐场的同事对国家会议中心团队赞赏有加!”北京市主管副市长形容会议接待如“行云流水”。
“空杯心态” “北辰标准”再升级
本届大会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会议规格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30多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二是参与国别多,与会的外方工商界代表来自53个非洲国家,覆盖了中非合作论坛所有非方成员国,也覆盖了所有中国已建交的非洲国家;三是企业代表性强,与会企业涉及能源、金融、医药等众多行业。
大会保障任务涉及会议、餐饮接待方方面面。国家会议中心为大会提供开幕式等会务服务以及为参会代表提供茶歇、午宴,同时为大会保障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场所和住宿、餐饮等服务。
尽管服务接待重大活动经验丰富,国家会议中心服务保障团队仍以国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持空杯心态,以“零经验、第一次”的态度投入到峰会的服务接待中。按照“安全运行万无一失,接待服务滴水不漏,力争增光添彩”的总目标,严阵以待,构建最安全的会议场馆,为大会提供最好的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峰会,国家会议中心将原有的标准进行再升级,力求把每一个标准发挥到极致。首先,成立了以总经理魏明乾为组长,各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以有关部室负责人为组长的16个专项工作小组,规范完善管理制度,确定保驾及相关工作方案,梳理各项重点工作,系统制定了“两案两图”(两案主要是指接待方案和应急预案,两图是指点位图和联络图);其次,各组分别制定方案、倒排计划、培训、技能比赛、排查演练、专题讨论;再次,在部室层面制定工作方案、做到专人专责总体对接,签订保障责任书,开展内部专题会和培训等。此外,安保部将以往大型活动接待经验进行总结,在原有安保标准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标准,为以后接待重大国家级活动提供标准依据。国家会议中心先后进行了3次全要素演练,完整呈现中非论坛会场、服务、餐饮等方方面面,政府有关领导、集团领导亲临会场,实地勘察,亲自体验,检验标准。
在会前备战阶段,国家会议中心按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江川提出的“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将服务细节做实,让服务质量做加法”的工作思路,不懈努力细化任务,紧抓落实,让北辰服务在淬炼中呈现完美本色。
为了完美呈现出能体现中国服务、北辰标准和非洲文化特色的服务流程,筹备期间,贺江川、李伟东、刘铁林、孙东樊等公司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对会场、服务、餐饮、安保等工作实地踏勘,亲自检查每一项活动、每一道流程、每一个细节的筹备落实情况。?
精益求精 会议呈现最佳服务
国家会议中心四层大会堂A厅是举办开幕式的专用场地,出席人数近1200人,包括国内外嘉宾和媒体记者。按照组委会要求,场地的桌型设计为“沙发+课桌+剧院式”复合型。出席大会的36位贵宾在第一排就座,相应摆放了36个座位和茶几。为保证贵宾视觉效果、舒适程度达到最佳,工作人员经过反复调试,将沙发和茶几的间距设为1.5厘米,与舞台距离约为6米。
同时,为预防参会贵宾人数出现临时增减,服务人员提前将沙发、茶几的位置在地面做好定位,出现变动即刻调整,不再需要吊线、量尺找齐,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会场调整。

开幕式当天,由于入场时间较早,考虑到很多代表从驻地赶到会场可能来不及吃早餐,国家会议中心当天在场馆内设置了三处茶歇区,供代表随时取用茶点。为了方便客人取餐及食用,全部茶点做到“一口吃”,让参会代表倍感贴心,获得了代表们的一致称赞。
会场环境关乎与会人员的参会感受。国家会议中心还对会场湿度、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每小时监测一次,至会前累计监测345小时,确保会场保持湿度45%、恒温25度,给参会嘉宾提供舒服的温度和会场环境。
精雕细琢 服务细节“分毫不差”
作为行业标准的构建者和先行者,峰会期间,国家会议中心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统一的技术标准,向客人提供可追溯、可检验的标准化服务。
筹备期间,企业相关部门根据服务点位,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涉及中非论坛背景知识普及、礼仪、消防、急救等专项培训,提升服务软实力。经过专项培训,服务人员可以做到与服务标准分毫不差。技能比赛更是成为标准提升、检验培训成果的比武场。峰会上备受欢迎的“梦幻芒果蛋糕”“岩米鲜果布丁”等茶歇小吃,正是通过比赛脱颖而出。
宴会服务方面,企业针对高级别会议的服务对象制订“标准化”接待方案,站在客人的角度亲身体验椅子舒适度、杯子角度等。不仅如此,为给客人带来更好的会议体验,方便客人以最舒适的角度及方式拿起茶杯,服务团队特制定茶杯把与客人成45度角,在标准化服务的同时又不失贴心巧思。细节还体现在会场的每个角落———桌上用具摆放得横平竖直,台裙没有一丝褶皱、台布没有折痕……这些无一不体现出细致的工作作风。

安全保障方面,积极做好安全培训演练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从细节入手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坚持每日巡查制度,对楼体进行安全及消防检查共计3800余处次,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完成率100%。安保部还与地区消防支队联合开展专项检查,每日不间断进行巡查;为保障道路交通通行顺畅,加强了周边道路环境疏导。大会期间,国家会议中心的餐饮器具快检合格通关率达100%。
设施设备改造升级、维护保养和安全隐患排查方面,投入300余人组成的工程保障队伍对硬件设施保驾护航;工程部除了对会议区、展览区的所有设备设施进行上万次的检测与维护之外,还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3部电梯的更换工程,对每部电梯进行了20990次复合测试;对所有电梯进行日常保养783台次,巡视检查9744次。此外,为保证大会环境整洁,物业服务部对建筑物外墙进行了高空清洗,对地面进行结晶、翻新,共实施保洁面积44万平方米。
标准化的流程和周密细致的工作,保障了大会期间安全运行零失误。
主题餐饮 饮食融入“中非元素”
本次峰会参与国家多,人数多,宾客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皆不相同。国家会议中心厨师团队对峰会的餐饮设计工作反复钻研、不断改进。从甄选食材、技能培训的基础工作,再到诸如摆台制作、菜品研发的提升创新,师傅们发挥“工匠精神”,为与会代表及工作人员提供最佳的餐饮体验。
“主题化餐饮”作为国家会议中心的一大创新,再次创造热点和亮点。国家会议中心结合中非论坛主题、LOGO,用面塑、糖艺、果蔬雕等工艺设计了多组特色摆台,演绎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特色,展现了非洲国家风土人情、文化内涵。
餐台前的糖艺作品“情长万里”“雀羽金花”、糖艺面塑组合“首府迎宾”等让人流连忘返,这些作品历时两个多月完成,用糖量高达1000斤。“雀羽金花”约3000片孔雀羽毛都是逐一手工制作,且每片羽毛的大小与形状皆不相同;午宴现场还摆放着“祥云瑞彩庆中非”为主题的大型糖面装饰,配合旋转台平稳匀速旋转,论坛LOGO在五彩祥云的衬托下,寓意祝福论坛圆满、顺利;巧克力制品“万水千山”“节节高”,寓意伟大的中非友谊永存,合作共赢。

考虑到嘉宾的宗教禁忌、饮食习惯和口味的不同,厨师团队从菜品的加工方法到制作与调味全部经过了精心设计与精确计算,既能体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又迎合宾客们不同的口味,让每位代表都可以品尝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菜品且体会到中华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会议期间,中华传统菜品———贵妃鸡、鱼香虾球、风味烤羊排特别受参会代表欢迎。在食材方面,此次代表招待会自助餐全部使用深海鱼,所有原材料无骨。为避免客人对食物过敏,所有的食物标签都有中、英、法文对照,还把配料和辅料都标记出来。
为了让宾客吃出新颖、吃出新意、吃出与众不同,厨师团队还对艾窝窝、驴打滚、糖耳朵、萨其马、白斩鸡、茴香豆等多款中华著名小吃追根溯源,通过不断优化提升,将其做精、做细,让这些寻常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
追求卓越? 1200人自助餐15分钟转场
作为“北京服务”的代表,国家会议中心一直用心为客户提供至臻至善的服务,创新永无止境,服务追求卓越。
大宴会厅1200人的午餐自助是此次餐饮服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大会堂开幕式结束到大宴会厅的转场仅有15分钟,时间紧,任务重,转场人流分散,如航鹕澄ㄒ还俜接槔殖≡最快的时间合理有序地进行人员分流、指引是场馆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转场万无一失,相关服务人员反复演练,不断优化路线,不仅在关键位置设置指引牌,并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嘉宾指引路线、维护秩序。在大宴会厅1200人的集中用餐现场,由于设置了12条餐饮分流线路,指引客人多点用餐,确保现场井然有序。

在四层大会堂迎宾区,国家会议中心用参会各国国花摆放出握手花篮,象征中非友谊心手相牵,祝愿中非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同时,坚持节俭、绿色办会原则,国家会议中心为此次会务工作人员提供小瓶可签名的瓶装水,既节水又有新意;在午宴现场、大会堂VIP等候区,国家会议中心精心设计非洲动物等元素的餐纸盒,让参会的非洲代表备感亲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餐纸盒原本是最普通的餐纸盒,国家会议中心工作人员给其设计了“外衣”,手工贴在了盒子外面,既节俭又有心意。
国企担当 党建为重大活动保驾护航
此次峰会筹备保障期间,国家会议中心的党员队伍敢于担当、冲锋在前,再次展现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员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筹备期间,国家会议中心党委制定了详细的保障工作方案,并向全体党团员发出了倡议书,企业300多名党团员全部投身到服务保障任务中。其中,共有156人次党团员、积极分子等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还参与了1644小时的支援保障任务,工作时间最早从凌晨四点开始直至任务结束。他们有的到厨房洗菜,有的到宴会盯餐,有的往餐厅运餐,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党团员们积极响应号召,冲锋在前,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动全体员工圆满完成了大会的服务保障任务。